“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沿江大型护鲟活动九江站启动仪式
“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沿江大型护鲟活动九江站启动仪式
作者: 丹枫 来源: 绿色通讯社 发布时间: 2016-05-30 22 次浏览
【“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沿江大型护鲟活动】5月29日,由九江市文明办、三峡集团等主办,九江学院方舟生态协会等承办“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沿江大型护鲟活动九江站启动仪式在长江畔隆重举行。
5月29日,由九江市文明办、三峡集团等主办,九江学院方舟生态协会等承办“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沿江大型护鲟活动九江站启动仪式在长江畔隆重举行。
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已第58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截至目前已放流中华鲟500余万尾。今年中华鲟春季放流活动与沿江志愿者护鲟活动相结合,在宜昌放流之后,同步在下游荆州、岳阳、武汉、九江、合肥、芜湖、南京、上海八个城市展开“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护鲟活动。九江是此次活动第五站。

9时整,启动仪式正式开始。由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有关情况,倡议保护中华鲟,其中他提到本次活动不仅是保护中华鲟,更是保护长江濒危物种,保护长江水质,号召大家一起参与。九江市渔政局副局长杨远光向我们介绍了去年渔政在保护中华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九江学院方舟生态协会代表各界志愿者与环保人士宣读倡议书,倡议广大市民积极宣传中华鲟的科普知识,积极行动起来,保护长江流域水源,保护中华鲟,共护长江美。九江市团委副书记周敏与九江市渔政局副局长杨远光一同将中华鲟标识贴在长江中华鲟洄游路线九江站,标志放流中华鲟已成功抵达九江。
二百余名志愿者身着“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主题体恤,进行了3公里健行,助力护鲟活动。让广大沿江市民关注到护鲟活动,参与护鲟活动,共同守护九江流域的中华鲟,保护水源。

此次放生中华鲟采用卫星标记技术,以便实时关注中华鲟的活动。据了解,卫星标记技术是弹射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卫星标记悬挂于中华鲟体表,分别设计在放流后70天、90天、120天和150天后脱落;标记脱落后自动浮出水面,链接卫星并发回水温、盐度及洄游路径等信息。这意味着人类将首次初步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信息,对揭示中华鲟洄游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